更新时间:2025-09-05 04:03:41
看了破地狱,我本来觉得一定有很多话想要说吧,毕竟像我这样受香港电影影响这么大的,从小长大都是看着香港电影的人来说,一定很多感慨。但是看完之后,发现失望的情绪更多一点。当然失望的主要原因肯定是因为之前过高的期望,以为是打破了什么香港票房记录之类的,所以不能怪电影。只能怪自己没有合理的控制预期。当然这算是近年一部比较优秀的港片了,可也就这样。电影大量概念的拼凑感,用殡葬的脉络套上了不同的议题:香港的整体的社会环境,女性叙事,多元性向,传统与当代的冲突。一个母亲试图保留孩子的尸体,等到一天科技发达,可以让孩子重生,这代表一种绝望中的期许吧。似乎放下了,似乎又没放下,但是画面中那些惨烈刺激的镜头给人许多的观感刺激,这孩子受了多大的苦啊,还不是因为你们大人的一个执念?最终这个孩子还是要用布缠起来变成一具木乃伊,依然活不过来。
许冠文之角色引出了一个老派的中国式的香港人; 黄子华角色,是一个中生代,讲英文的香港人;而卫诗雅角色是一个生活在愤懑,彷徨,不被承认的新时代的年轻人。主创的铺排和表达,各就各位有礼有节,但全部浅尝辄止,而且不留空间做任何隐性的更深的探讨。许冠文角色,去世后的两段信件的独白,不但显得冗余,更是显得教条,而且根本不触及问题的实质。我不知道是主创没看到,还是没有办法触及。除了温情以外,什么都没有说,那么这个温情是否是想象出来的呢?
如果主创想要表达,到底是要表达什么呢?黄子华最后的那一段独白,更像是被授意的,必须的;一个光明的结局和展望。这样一个狗尾续貂的文本,在最后给足了答案,每一个答案都不痛不痒,都像阳光中的微尘那样飘飘扬扬。像是一部廉价的悬疑电影,有一种看了像没看的感觉。
我们对于香港的电影,有一种时代的滤镜。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,现在回看,依然有欣赏价值的作品其实是十分罕有,非常少的一部分。大多数叫得上名的电影都经不起细究,基本的完成度都有问题,更别说表达了。绝大多数时候,那个时代要卖钱的电影表达是摆在非常次要的位置的。而现在很多时候港片在夹缝里求生不过是在卖情怀。就像许冠文,他就是那个经济上升期的标志性的喜剧人物。许家一门三杰,其实就是香港腾飞期的开端娱乐业的标志人物。看到他们似乎就是看到希望,然而这更多是一个虚像。
黄子华曾经用栋笃笑俘获了无数港人,而港人这种可以接受被嘲笑的或者自嘲的娱乐精神,也在一次次激烈的动荡中耗尽了。和这个世界的两极化一样,虽然很多人说不得,但是观点藏在心里各执一词,其实并无平息,却只是暗涌。有些问题,黄子华也不可能,也不会再去碰再去说了,所以他的栋笃笑的完结,是时代的完结。《破地狱》原本相对完整的基调,在许冠文的角色去世后,第一次独白就被破坏殆尽了。主创至此就开始将一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愿景摆进电影里,将本来具有完整表达的故事彻底的拉到了另一个赛道,以此避开真正需要触碰的问题。而之前本就有些牵强的叙事,让故事的拼图一下子就全都散了。电影在最后其实是垮掉的,完成度都变得成了问题。
这部电影拿到了本土的历史票王,我个人认为首先是现在真的没有几部可看的电影了。在电影上映的那个档期。其次有几代香港人共同的电影偶像;故事的主干又是香港十分特有的殡葬文化,所谓香港的本土化叙事。它赢在了本土化,当一个至少是本土化外衣的东西获得了如此的追捧,可见这个地方的人的本土意识有多么强烈,获得了历史票王,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得强烈了。
当香港的许多曾经固有的价值文化,因为经济环境和其他不可抗力,消耗殆尽的时候。主创找到了殡葬业。殡葬业当中有很明显的香港特色。然后作为电影主题又暗合了,和过往做一个类似于仪式的告别,主创的野心其实是非常大的。事实上,也是要用香港曾经最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形式,电影,给香港做一个结论吧。可惜,最后的表达让这个结论依然是,几十年不变的所谓狮子山精神似的。对于我来说,近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就是《年少日记》一丧到底,表达的完整性和深刻性,和戏剧细节,和剧本都打磨得非常让人满意。也可以说,它是一部最不符合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港片的一部电影。而其他香港电影没有一部可以跳出这个框框,连丧都丧得谨小慎微,走一步退两步,甚至不敢承认失败,依依不舍。
救不回来就应该让他走吗?能不能像电影当中一样的好好的破一次地狱,为什么要说活人也需要破地狱?期待的,其实就不是重生,而是转世投胎。至于下意识是什么,也没有人知道。主创似乎是要告诉观众,不要再风风雨雨了,快点忘记!观众也给予票房的回应也是,是时候放手了,实在没有力气了,既然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台阶就顺坡下吧,如此还是狮子山精神。死去的人和东西就忘记,就像从来没有拥有过,也从来没有发生过。风雨之后当然可能是有阳光的,但是死亡之后是什么,活人是不会知道的。至于活人也需要破地狱,是否是一种苟且呢?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下一篇:也算好久没遇到好看的年代剧了